中国应该避开“国家利益”认识误区
2018-04-29 10:11:58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余智:中国应避开“国家利益”认识误区

发布/2018年4月27日 3:30 AM

文/余智

来自/联合早报

Sina Weibo Email

在当前中美贸易争端中,中国政府、官媒、部分学者和民众怒怼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战压力,并表示要为了“国家利益”与美国不惜一战,甚至可以为此“不惜任何代价”。

笔者认为,在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中,中方应该冷静思考、准确界定什么是真正的“国家利益”,避免关于“国家利益”的几个认识误区。

第一,要正确区分“国家整体利益”与“特定群体利益”:国家利益是指国家整体利益,包括但不等于特定群体(例如企业)的利益。

主张与美国对打贸易战的观点,其出发点是为了保护中国企业的利益:一是希望“以战止战”,迫使美方放弃对中国出口加征关税,保护中国出口企业利益;二是拒绝满足美方提出的中国降低贸易壁垒、扩大市场开放与进口的要求,保护中国国内生产企业的利益。但是,国家整体利益不仅包括企业利益,还包括消费者利益与政府利益,保护企业利益不等于保护国家整体利益。

在出口方面,如果本国出口是依靠生产补贴、出口退税、本币对外低估支持的(像中国过去与现在这样),虽然有利于出口企业,但不利于消费者(减少国内供给、抬高国内价格),且政府要付出直接成本。经济学理论已经证明,这样造成的消费者与政府损失比企业获益更大,因而对国家总体利益不利。其核心原因是,这样做会恶化本国贸易条件,并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。

在进口方面,通过高关税或其他措施保护国内企业免受外国企业竞争压力,虽然可以保护它们的利益,但会直接抬高国内消费者价格,降低消费者的消费,对国家整体利益的影响也可能为负。而且这样做还会扭曲资源配置,弱化企业自身竞争力,进一步损害国家整体利益。

第二,要正确看待“本国利益”与“他国利益”:要克服“零和游戏”思维,不要将本国利益与他国利益截然对立,认为他国要求必然损害本国利益。

与美国争锋相对打贸易战的前提是:中方以往对外经贸战略无须做任何调整,中美贸易摩擦是“零和博弈”,美方诉求一定损害中方利益。如果这一前提不成立或有问题,以战对战就不是最佳选择。

实际上,中方以长期、大规模的生产补贴、出口退税、本币低估为支撑的出口促进战略,本身是一把“双刃剑”,在促进本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同时,造成了贸易目标扭曲、贸易条件恶化、通货膨胀加剧、外汇储备风险增加、对外部市场依赖过高、对外贸易摩擦频繁等诸多问题,已经弊大于利,迫切需要调整。

美方并非声称一定要打贸易战,其诉求是缩减中美贸易顺差,即减少中国出口,或增加中方进口、扩大中国市场对外开放。这一要求从短期看可能影响中方出口企业的销售与就业,增加中国国内企业的竞争压力。但从根本上看,它与中国应有的外贸战略调整的方向是一致的,有利于中国消费者的利益,从长期看还有助于增强国内企业的竞争能力。因此,中美贸易摩擦不是“零和博弈”,并非美国的诉求中国就必须反对。

第三,要正确看待“自身获益”与“杀伤敌方”:应该将前者而不是后者确定为自己的战略目标。

部分中方人士主张与美国打贸易战,其依据是“真打起开,美国的损失比我们更大”。姑且不讨论这一论点是否正确:实际上,由于中国对美国的贸易依存度远远大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,且中方出口企业比美方出口企业利润率低、回旋余地小,如果真打起来,肯定是对中国的直接冲击更大。

就算美国损失比中国损失大,也不应成为打贸易战的理由。中国的战略目标应该是追求“自身获益”,关注自身是否获益,而不是追求“杀伤敌方”,看谁的损失更大。

第四,要正确估算“利益”与“代价”:应该追求纯收益(收益与代价之差)最大化,不能“不惜任何代价”打贸易战。

最近,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声称,为了“国家与人民利益”,可以“不惜付出任何代价”,坚决奉陪美方打贸易战。但愿这只是中国官方口头表态,而不是真实计划。如果“不惜付出任何代价”,就不是真正捍卫“国家与人民利益”了。

贸易战的“代价”就是国家与人民的,包括出口企业的近期出口、就业与国内消费者的福利。如果代价大于收益,这仗就不值得打。中国的目标应该是纯收益(收益与代价之差)最大化,而不是“面子”最大化。

第五,要注意策略、理性应对,懂得如何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。

部分中方人士指出,美方此次计划加征关税的产品很多属于“中国制造2025”计划中的战略产业,其打贸易战的真实目标不是为了缩小贸易赤字,而是打击中方战略产业,阻碍中国崛起,因此中方必须坚决应战。

其实,美方的战略打击目标,已经由白宫贸易委员会主席纳瓦罗公开宣示了,并非什么秘密。问题是:既然中方已经知道美方的打击目标是中方战略产业,那就更不必坚持与美方对打,而应该正面回应美方要中方扩大市场开放的诉求,以此来避免贸易战,避免战略产业受打击。

总之,中方有必要避免过热的民族情绪,冷静思考、准确界定什么是真正的“国家利益”,如何才能更好地维护“国家利益”,避免认识误区,做出真正符合国家整体利益的决策。当然,同样的建议,也可以送给美方。

(作者是中国上海财经大学教授)

热词 : 中美贸易摩擦 国家利益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